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党委政府联系服务民营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筑牢党建根基,把稳前行“方向盘”。提升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上半年共组织各类学习宣讲6场,受众达600余人次。凝聚思想共识。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依托联学联训等方式组织企业家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热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赴左光斗纪念馆、桐城六尺巷等地开展实践教育5次。压实党建责任。建立党组落实党建职责清单,编制印发《党建工作指导手册》,扎实开展“强基固本”活动,常态化抓好支部规范化建设。市江苏商会党支部被推荐为省级“双比双争”先进社会组织党组织,机关党支部获评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聚焦主责主业,激活服务“动力源”。助企纾困解难。围绕企业融资、农业企业发展等专题,举办“铜商会客厅”专场活动,今年以来接待企业家116名,解决企业诉求22个。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强基层、促规范、解纠纷”等行动,上半年调解民企商事案件410起。搭建对接平台。会同市税务部门开展“春雨润苗”行动, 助力小微企业享受税收政策。深化与市人保、中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举办银企对接会4场,帮助30余家民企融资贷款近1.6亿元。积极参政议政。建立健全驻会领导联系企业(商会)常态化联系机制,围绕节后复工复产、进出口贸易等主题,走访商会和企业210多家,搜集总结意见建议40多条,编报提案、社情民意26篇。
三、引领担当作为,绘就发展“新画卷”。投身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发动68家民营企业与45个行政村结对共建,投入资金3.2亿元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带动5000余名农民增收致富。永泉小镇、犁桥水镇、有机地标3个项目获评省“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助力“双招双引”。引导所属商会、异地商会、执常委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外埠商会铜陵行”等活动为桥梁,开展以商招商,邀请12批、140余人次客商来铜考察,搜集项目线索12个。培育时代新人。推进实施“青蓝接力”工程,采取以老带新、专家讲课等模式传承企业家精神、传授经营之道。上半年,举办全市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等培训、分享活动4场,国泰建筑负责人张自州建设的智慧羊场项目被推荐为2025年全国“光彩产业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